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凯发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|冻产各怀鬼胎,华尔街集体质疑欧佩克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7:08    次浏览

在过去两年不断扩大原油生产导致油价崩跌之后,现在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终于准备好做些什么,欧佩克28日达成限产协议震惊了全球市场。要知道,从今年年初传出“冻产”消息后,几次限产会议都无疾而终。全球主要产油国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会议,目的是希望达成协议,缓解全球供应过量的状况,推高油价。然而此前伊朗油长赞加内称,伊朗不愿意按照当前的原油产量水平实行冻产,伊朗希望把产量增加至400万桶/日。尼日利亚油长卡希库表示,冻结在当前产量水平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。尼日利亚希望可以在冻产协议中获得豁免权... 昨晚的结果确实令人感到意外,OPEC非正式会议商量的结果竟然达成了冻产,伊朗、利比亚核尼日利亚获得豁免权。但即使是在欧佩克做此决定之后,分析师在该组织是否真将执行限产计划的问题上仍旧存在意见分歧。由于伊拉克质疑OPEC所选择的数据低估了该国产量,有分析师担忧或引发连锁反应。同时俄罗斯表态现在没有考虑减产,不过还是会同OPEC进行商谈。很多市场人士越来越担忧减产的成效了。同时,此前未加入减产意向的俄罗斯最终表态。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(Alexander Novak)周四表示,俄罗斯打算把石油产量维持在接近纪录高位的水平。据路透社报道,诺瓦克称俄方愿考虑OPEC提出的在油市联合行动的提议,将会同该组织在10月和11月举行磋商。诺瓦克表示:“仍有诸多细节有待OPEC国家拟定,俄方会认真考虑这些拟定中的提议。但我们的立场是把产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。这些是早些时候就考虑好的主要原则。”此外,现在还有类似以色列和塞浦路斯的新生产国正试图进入全球市场。虽然产量绝对值有限,但是OPEC减产的规模更有限。美国国务院能源特使霍克斯坦说:“这些国家不是现有组织的成员,不会按照旧规则来走,也不希望任何人来告诉它们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。” 但协议刚刚签完,成员国马上就又开始吵了起来。而在OPEC技术委员会具体研究措施时,各国目前的产油量将是最重要的考量。所以当前产量越高、越接近于自身短期产能上限,对单个成员国而言越有利。虽然委员会还没成立,但伊拉克已经按耐不住站出来“喊冤”,称自己的产量被OPEC低估。伊拉克“喊冤”的原因在于OPEC在评估成员国产量时,采用两套数据:一套数据来源于成员国的申报;另一套来源于第三方的估算。原因不言自明,成员国的自申报数据经常由于利益驱使被“扭曲”,因此第三方估算数据被视为更为可靠,更能反映成员国真实产出的数据。伊拉克“喊冤”将直接带动其他国家加入新一轮的“争吵”,因为伊拉克的产量“高估”并非孤例:委内瑞拉(多22.4万桶/日)、科威特(多19.6万桶/日)和阿联酋(20.2万桶/日)的自估产量和第三方数据也有相当差距。更高的产量数据显然更有利于成员国将产量“限产”在更高水平。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各自为战,它们日益决裂的外交关系,导致石油生产国之间在石油价格问题上互相合作、达成一致非常艰难。OPEC其他成员国将不得不被迫做出选择,要么选一边站,要么保持中立。但无论哪种选择,都将导致OPEC肢解,进而导致全球石油供给失控。而OPEC为各国设定的石油产能上限的限制将面临崩溃的风险,成员国的3000万桶/日的产油目标上限及分配给各成员国的产油上限更加形同虚设。从欧佩克过往历史来看,绝大多数时候的实际产量均超上限,最高甚至每天高出400万桶。 OPEC除了要解决内部的分歧,还得面对美国页岩油等竞争。而且一旦OPEC开始限产,并且限产概念助推油价上涨,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国页岩油大规模卷土重来,进而继续打压油价。因此从逻辑上,限产本身对OPEC成员国,尤其是产油巨头沙特、伊朗和伊拉克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帮助,相反,却有可能因为限产而被其他国家抢走市场份额。除此之外,无论冻产协议能否真正执行,全球能源格局的“结构性”变化仍将使得低油价长期持续,“100美元时代”重来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。对于冻产的期待保持适度就可以,此次举行的能源会议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“热身”,11月份在维也纳举行的成员国会议将会对此再作讨论。文/杰世金盘/公众号(现货音讯)